拼音 [yì]
部首 总笔画 16
笔顺 ノ丨フ一一一丨フ一丨一一ノ丨丨丨
五笔86
五笔86
统一码 5293
基本字义
  1. 古代割掉鼻子的一种酷刑。
  2. 割除。
英文翻译

英语 cut off nose

法语 nez coupé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〈动〉

(1) (会意。从刀,从鼻。刀割鼻子。本义:劓刑。割鼻的刑罪,古代五刑之一)

(2) 同本义 [cut off the nose (a punishment in ancient China)]

劓罚之属千。——《书·吕刑》

(3) 又如:劓鼻(割掉鼻子的酷刑);劓刖(割鼻断足;危殆不安的样子)

(4) 割除 [cut off]

我乃劓殄灭之。——《书·盘庚中》

(5) 又如:劓割(劓剥。残害);劓除(削灭)

常用词组
國語辭典
  1. 古代割去鼻子的刑罚。《战国策·楚策》:「王曰:『悍哉!』令之,无使逆命。」《新唐书·卷二一六·吐蕃传上》:「其刑,虽小罪必抉目,或刖、。」

  2. 比喻铲除、去除。《北史·卷一二·隋恭帝本纪》:「诛锄骨肉,屠忠良。」明·无名氏《运甓记·第三九出》:「奸雄既,跨荆湘荣专一隅。」

康熙字典
【子集下】【刀】劓·康熙筆画:16 ·部外筆画:14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魚器切。【韻會】疑器切【正韻】以智切,?音䑄。【說文】刖鼻也。【易·睽卦】其人天且劓。

又【玉篇】割也。【書·盤庚】我乃劓殄滅之,無遺育。
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牛例切【正韻】倪制切,?音寱。義同。

说文解字
『說文解字注』
㓷或从鼻。刀鼻㑹意。今經典如此作。
音韵方言

国际音标 ji˥˧ 日语读音 HANAKIRU HANAKIRI SAKU韩语罗马 UY现代韩语

客家话 [客英字典] ngi5 [台湾四县腔] ngi5 [梅县腔] ngi5 [海陆腔] ngi6粤语 ji6潮州话 俄丸(义),ngi6 (ngǐⁿ)

近代音 影母 齊微韻 去聲 異小空;中古音 疑母 至韻 去聲 劓小韻 魚器切 三等 開口;上古音 黄侃系统:疑母 曷部 ;王力系统:疑母 月部 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