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字义
◎ 古同“焚”,烧。
英文翻译
详细解释
常用词组
國語辭典
康熙字典
【巳集中】【火】燌·康熙筆画:16 ·部外筆画:12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?符分切,音汾。【王充·論衡】中身則皮膚灼燌。 【玉篇】本作焚。
说文解字
『說文解字注』
燒田也。从火林。各本篆作樊。解作从火棥。棥亦聲。今正。按玉篇、廣韵有焚無燓。焚符分切。至集韵、類篇乃合焚燓爲一字。而集韵廿二元固單出燓字、符袁切。竊謂棥聲在十四部。焚聲在十三部。份古文作彬。解云焚省聲。是許書當有焚字。況經傳焚字不可枚舉。而未見有燓。知火部燓卽焚之譌。玄應書引說文焚、燒田也。字从火。燒林意也。凡四見。然則唐初本有焚無燓。不獨篇、韵可證也。
燒田也。从火林。各本篆作樊。解作从火棥。棥亦聲。今正。按玉篇、廣韵有焚無燓。焚符分切。至集韵、類篇乃合焚燓爲一字。而集韵廿二元固單出燓字、符袁切。竊謂棥聲在十四部。焚聲在十三部。份古文作彬。解云焚省聲。是許書當有焚字。況經傳焚字不可枚舉。而未見有燓。知火部燓卽焚之譌。玄應書引說文焚、燒田也。字从火。燒林意也。凡四見。然則唐初本有焚無燓。不獨篇、韵可證也。
音韵方言
国际音标 fən˧˥ 日语读音 TAKU YAKU
近代音 中古音 奉母 文韻 平聲 汾小韻 符分切 三等 合口;上古音 黄侃系统:並母 痕部 ;王力系统:並母 文部 ;